图灵机器人CEO俞志晨我和人工智能的12年
2023年03月17日 韶关机械设备网
图灵机器人CEO俞志晨:我和人工智能的12年
如今人工智能炙手可热,巨头公司投入大量人力和资本进行研究和产业布局,一批有海外背景的工程师也纷纷回国创业。
俞志晨,图灵机器人CEO,是国内最早开始进行人工智能创业的人。他没有光鲜的海外背景,没有巨头公司的扶持,在人工智能领域摸索12年,经历了其从冷到热的全部过程,他的创业经历可以说是国内人工智能领域发展的缩影。
2015年大年初六,下着大雪,俞志晨跟朋友到龙泉寺体验佛教文化。这时他对机器人的执着已经走火入魔。
看到形态各异的佛像,他便突发奇想,佛像和能人工智能结合,让它动起来,香客向佛像提出问题,佛像可以回答会是怎样一种体验?
随后他竟组织公司员工团建也到龙泉寺,虽然这一次因公事他未能再去,却让同事转达向龙泉寺转达了自己的想法。第三次当他与国内一批顶级人工智能领域专家,在此到龙泉寺的时候,这个计划已经基本敲定。
这个想法自然受到了极大的争议,有的信徒朋友质疑他,“佛像开口回答你的问题,信仰何在?”
但俞志晨这个大胆的想法最终实现了,2015年下半年图灵机器人与龙泉寺,还有其他一些合作者联合制造了一款佛像机器人叫做“机器僧”。
这一次经历让俞志晨感觉到最为震撼的是,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会对整个世界带来怎样的变化。“当一个人的信仰都可以被机器人变革、创新的时候,社会各个方面将会放生巨大的改变,第四次产业革命就是人工智能。”
2015年,可以说是人工智能元年,从硅谷到北京,人工智能热悄然兴起。但是在十年前,情况并不如此。
无人问津的人工智能
2004年,俞志晨在大一下半学期开始学习他的第二专业——人工智能。而此时他人工智能方向的师兄全部陷入了找不到工作的无奈中,那时国内根本没有公司在做这方面的事情。如果不转型,“毕业即失业”就一点也不夸张。
俞志晨看着师兄们纷纷转行,自己却没有动摇。他认为人工智能是一个数理逻辑和哲学的综合体,它思考的是人的本质和本性,最终将其通过计算的方式呈现出来,这一点让他非常着迷。
2007年,终于轮到他毕业了,没有应用场景,没有落地,人工智能依旧是一个冷门。他先进入一家从事软件业务的央企,主要做英汉翻译系统的软件,涉及自然语言处理,总算没离开本行太远。
不安分的俞志晨2010独自出来创业,当然这期间他还经历了一次创业失败和打工还债。
金融危机刚过,俞志晨又有过一次创业失败的经历,所以这一次创业初始团队中只有他一个是人全职。“我先来全职试水,如果行你们出来和我一起干。如果不行,大家还回去工作,找份工作不容易。”
他们办公的地点就在北京交通大学附近的一所小两居里,开发一款叫虫洞的手机APP。泡面是每天的食物,一连吃了几个月。
许多人都不明白俞志晨在做什么,这样做未来会有什么发展。“当时有一家公司每个季度都会找我们聊一次,一共聊了6次!”说到这俞志晨笑了。这家公司起先看上他们的团队,后来又看上了他们的产品,但最终还是没有投资。
这家公司就是奇虎360,现在也在做人工智能和针对儿童市场的机器人开发。
俞志晨说从投资总监到周鸿祎,他全部见过、聊过,但是最终当时的360还是不明白俞志晨究竟在做什么,想做什么。
- 上一篇:长江汽车老板是谁长江汽车待遇怎么样【资讯】
- 下一篇:我国油墨产能增长迅速表现在何处